本报讯 (记者 大林)本澳出生率连年下跌,生源减少导致部分幼儿园出现收生困难,面临“杀校”危机,促请优化小班制政策,稳定教学团队。
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低出生率是近年全球面对的议题,学校的收生情况不能避免受到影响。小班制的区间调节机制可助学校应对适龄学童人口的变化,发挥足够的弹性优势,稳定学校班级规模。
本届政府预见未来出生率变化对非高等教育学额及学校规模的影响,于2021年起,推动幼一、小一、初一及高一四个年级向小班制人数上限靠拢,避免持续扩班导致学校班级规模和教师队伍过度扩张,亦避免近年出生率下降时,出现超额教师的情况。
以2021/2022学年及2022/2023为例,两学年约5,500人入读幼一,均约195班;预计2023/2024学年,入读幼一人数将减少约500人,透过小班制调节基本维持相若的规模。
欧阳瑜表示,根据数据预料,学生数量至明年(2024年)会达最高峰,预料2024/2025学年有8.8万名学生,至2030年有约8.1万人,因此 2025/2026学年会要求每班收生人数减少,否则“小校”或办学不具特色的学校将收不到学生。
她引述2023/2024学年幼一招生的初步资料指,大部份学校能维持去年整体班级规模,只有个别学校因出生率或家长考虑办学质素等原因影响到收生人数下降。特区政府未来将一如既往发挥小班制的优势,同时透过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为家长及学生带来多元化的报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