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桂英)今年第一季度警方共录得435宗诈骗案,数量高于去年以及2019年同期,其中电话骗案增幅明显,共录得89宗,对比2019及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70至74宗。
数据显示,电话骗案中以「假冒政府机关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猜猜我是谁」及「网络平台积分兑换」类型的骗案。假冒「公检法」骗案,不法之徒主要冒充司法机关或其他政府部门人员骗取所谓的「罚款」、「保证金」或被害者的个人资料。
为帮助被害人减少及挽回损失,警方联同银行业界及周边地区警务部门持续开展「可疑汇款劝退措施」及「紧急止付措施」,今年第一季于在线及线下劝退或止付的个案共168宗,涉款逾5400万澳门元。
另外,同期还录得94宗计算机犯罪,较去年第一季有所增加,同时略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涉及信用卡网上消费」共57宗,占此类案件总数的60.6%,「不当进入计算机系统」27宗,占总数的28.7%。
保安司司长黄少泽表示,由于今年初疫情逐步缓和通关措施放宽,在本澳所举办的各类演唱会增多,首季警方共录得相关骗案15宗,涉款逾7.3万澳门元,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2宗。
司警局局长薛仲明透露,其中有11名事主为大学生,1人为中学生。对于相关诈骗案上升的情况,黄少泽认为与相关演唱会「火爆」导致「一票难求」有关,他呼吁市民应尽量透过正规、合法渠道购买门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不幸怀疑受骗,则应立即向警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