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桂英)本澳今年首季罪案数量对比去年同期有增加,但案件总数以及多数类型的罪案数量均低于二零一九年同期。比去年同期增幅较为明显的,主要是诈骗等财产犯罪以及「涉及信用卡网上消费」等网络犯罪。
保安司8日公布今年第一季罪案情况,司长黄少泽介绍,今年初随着疫情的缓和,本澳及周边地区通关政策相继放宽,来澳旅客人数快速回升,带动整体经济逐步复苏。由于上述多方面因素相对去年已发生较大变化,且今年初的通关政策已大致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正常状况。
今年首季,警方开立刑事专家调查为三千零六宗,比去年同期增加四百四十一宗,上升百分之十七点二;比二零一九年同期则减少三百五十八宗,下降百分之十点六。
从犯罪类型分析,今年第一季对比去年同期增幅较为明显的主要是诈骗等财产犯罪以及「涉及信用卡网上消费」等网络犯罪。
黄少泽表示,原因相信与通关措施放宽后游客数量的增加,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疫情以来公众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相关。对此,警方已透过研究与分析相关犯罪的特点及变化趋势,针对性的调整执法策略,从预防、打击及挽回三方面着手应对。
数据显示,电话骗案中,「假冒政府机关人员」所占比例最高,骗徒主要冒充司法机关或其他政府部门人员骗取所谓的「罚款」、「保证金」等。
黄少泽表示,为帮助诈骗案件被害人减少及挽回损失,本澳警方联同银行业界及周边地区警务部门持续开展「可疑汇款劝退措施」及「紧急止付措施」,今年第一季共于在线及线下劝退或止付一百六十八宗个案,涉及逾五千四百万澳门元。
黄少泽提出,随着旅客人数的进一步增加,促进本澳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也将可能带来更多影响治安的不确定因素,保安当局将对此保持密切关注;同时继续透过在线以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多种渠道加强防罪宣传,强化情报收集能力,深化与周边地区的情报交流及警务合作,并因应各类犯罪的变化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警务部署,保障澳门社会的繁荣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