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缩减至554个

政府认为属自然流失,拟未来淘汰流动散档
澳门政法报 2024年08月12日

  小贩缩减至554个,未来拟淘汰流动散档。

  本报讯 (记者 桂英)立法会一般性通过《小贩管理制度》法案。第一常设委员会首次与政府代表细则性讨论法案后,一常会主席李静仪近日表示,根据政府代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六月底全澳共有六百五十九个小贩摊档,其中五百五十四个持有准照,包括五百五十二个固定摊档及两个流动摊档,剩余的一百零五个摊档空置。小贩摊档的数量由二零一九年的八百八十二个,下降至今年的五百五十四个,政府代表认为此变化是与小贩摊档自然流失有关。

  政府计划逐步淘汰流动小贩档及“散档”。李静仪引述政府表示,考虑到城市发展,流动小贩档对道路产生压力,且现存的两个流动摊档大多数时间亦是停留在固定地点,因此在法案生效后将安排该两个摊档迁到其它的固定地点继续经营,且不会再新增流动小贩档。至于现时分布在街道上的“散档”,政府考虑到对街道及卫生环境造成影响,将透过协商安排其迁移至邻近地区经营,又或等待其自然流失。

  市政署计划在新法生效后,会展开对全澳小贩区的分析研究,尤其考虑小贩区所在的小区属性、周边环境、潜在客源等因素,作出整体规划。

  小贩准照将透过公开竞投分配,但有两种情况豁免公开竞投,包括为改善小贩的经营环境及配合城市规划。例如都市更新发展导致小贩区域变动,需要摊文件暂时搬迁,有可能会注销相关小贩的准照,署方会再以免公开竞投的方式迁移相关摊档至其它地点继续经营。

  李静仪提到,湾仔居民在很早期已跨境来澳售卖鲜花,澳葡政府于一九八九年与珠海签订协议,基于尊重历史及协议,将继续允许湾仔居民来澳售卖鲜花。至于如何平衡湾仔花贩及本澳花贩的营商环境?李静仪引述政府表示,目前本澳有七十七个湾仔花贩,未来不会再增加,并有法规规定相关摊贩只可售卖鲜花,但不可出售盆栽等。

  政府在公开咨询期间,曾提出设立特别准照,规管临时或短期性质的售卖摊档或市集活动,但最终未有将其纳入法案。李静仪引述政府解释,由政府部门或社团机构在公共地方举办的短期摊档,通常较为临时、短期,举办的形式多样,例如圣诞市集、炮竹摊档等,与规管固定的小贩摊档、需要持续经营等性质有别。但亦有相应的竞投经营规则和批给条件作出监管,令该类型短期摊档在经营上更具灵活性,有助推动节假日活动摊档的发展。

  李静仪指出,该法案与《公共街市管理法律制度》相类似,如准照持有人在义务上需持续亲身经营业务,以及协助人的经营义务等规定均一致。政府制订《小贩管理制度》法案较大程度参考《公共街市管理法律制度》,但小贩未必与街市经营、环境等情况一致。因此希望政府介绍“街市法”两年多的执行情况,以便委员会掌握实务操作问题会否发生在小贩管理上,以更好制订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