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年内拟区域调控串联八成交通灯

澳门政法报 2024年04月01日

交通局年内拟区域调控串联8成交通灯。

  本报讯(记者 桂英)立法会3月26日继续举行口头质询大会,议员谢誓宏会上关注现时本澳部分道路的行人绿灯时长短,不足以让长者及残疾人士通行,希望当局关注并适当延长过路时间。列席会议的交通局局长林衍新响应提到,现时本澳一共有139组交通灯,预料至今年能达八成作区域调控,区域调控即整个区份的交通灯作串联,如果要延长部分交通灯的行人过路时间,则需要整个区份全部重申调整,故暂时未有调整的计划。

  林衍新称,据了解,新加坡等地设置的过马路拍卡装置主要是设于较偏远地方。澳门倘对不同人士延长交通灯配时,则整个区域智能交通灯需重新计算算法,因此暂未考虑推行。他指出,澳门交通灯参考国际标准每秒步行0.6米至1.25米设置,倘部分区份收到社团或居民反映行人过马路配时不足,如北区或高士德区等长者较多的地方,会适当延长4至10秒。长远而言,政府主张人车分流,如利用凼仔空中走廊或松山人隧等,让所有人士包括长者或行动不便人士有一个慢行及安全环境。

  谢誓宏在口头质询时又提到,深圳“福田智慧无障碍街区”的红绿灯会通过AI技术识别弱势群体步态,自动延长行人绿灯时长,确保行人有足够时间过马路,希望当局可以参考引进。林衍新称,全澳共139个路口设交通灯,按照交通规划,今年智能交通灯将增至八成。智能交通灯已应用基础AI技术,以平衡行人配时及车流量,他举例指,美副将自应用相关技术后,车流大概提高约25%。

  林衍新同时指出,AI技术也是有限制的,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当道路的车辆容量高于8成时,AI技术较难管控,因此在交通繁忙时段,安排交通警员人手介入,可节省几秒运算时间,并跳过交通安全时间配置,直接进入下一个交通灯旳时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