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宇滔
本报讯(记者 大林)就农历新年前西坟马路市政署大厦揭发1对母女在单位逝世逾年,政府只公布两人为年迈母亲及中年女儿。立法议员林宇滔坦言,事件敲响政府对独居长者、弱势家庭支持和关怀不足的警钟,且政府在事件中信息发放不清晰,社会很难针对事件作出客观分析及找出可行的办法,避免同类悲剧再度发生。林宇滔又指,本澳人口老龄化情况非常严峻,政府「独居长者及两老家庭服务用户数据库」录入比例仅得人口普查数据的两成,促请政府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及制订政策,主动发掘隐蔽独居长者。
悲剧信息缺如 社会难作跟进
他续说,是次西坟马路事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惟政府连不少基本的讯息都不公开,仅公开两人为年长母亲和中年的女儿,而长者的年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由母亲照顾女儿或女儿照顾母亲,有否社服机构跟进,甚至是否另类的悲剧,政府直至今日均没有公开,社会很难针对事件作出客观分析及找出可行办法避免同类悲剧再度发生。林宇滔质问为何政府在信息发放上如此不清晰,为何社会悲剧、案件发布会愈来愈神秘?有关操作属官员意志抑或其他原因?政府需要向公众交代,此举将令后续很多工作难以有效跟进处理。
林宇滔进一步指,根据统计局的《澳门人口预测2022-2041》,澳门本地老年人口比例于2020年达到14.1%,已经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官方更预计澳门于2029年本地老年人口比例超越21%,进入超老龄社会,有关数字较政府于2014年公布的《人口老化的趋势与挑战》所预测的时间分别提早了1年及2年,反映本澳人口老化趋势加速。
服务资源减少 碍接触目标群
此外,他表示,当局由2018年开始构建「独居长者及两老家庭服务用户数据库」,当时已收录6200名独居长者和年老夫妇的数据,当局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正使用独居长者专项服务人士的相关数据,作为持续完善独居长者支持服务的重要参考。但林宇滔指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65岁及以上的独居长者有9430户,比10年前大增八成;65岁及以上的夫妇家庭有10,290户(共20,580人),为「独居长者及两老家庭服务用户数据库」人数的4.8倍,即平均每5名独居长者,仅有1名属社工局服务对象及被列入上述数据库,而且该数据尚未包括仅由长者组成的家团,反映数据库录入比例仅得两成。他说,近年小区服务资源不增反减,特区政府根本未能接触目标人群,谈何展开目标人群的针对帮扶或照顾?
推广邻里关系 关怀独居长者
林宇滔强调,「原居安老」是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本澳各项老龄人口指标均反映本澳长者数字、比例正不断上升,加上长者、双老或多老家团独居情况将会愈趋普遍,当局有必要完善相关配套服务及制订政策,主动发掘隐蔽独居长者,收集及分析需要照顾的长者数据,持续跟进个案,更要定期公布「独居长者及两老家庭服务用户数据库」的最新数字、数据库数据的分析报告,及因应情况采取的新政策措施等,让社会持续了解及关注本澳独居长者的最新情况。
他又指,长者、残疾人士每年初都需要办理在生证明,近年每年办理在生证明的人数逾15万,他认为在生证明是发掘隐蔽长者的好时机,建议当局可附加问卷,了解长者是否独居,及是否已纳入现有各类服务网络等,以发掘更多隐蔽独居长者及收集独居长者信息;同时还应推广社会邻里关系,鼓励市民多关心周边的独居长者,并提供渠道,让市民协助有需要的独居长者向当局作登记及作后续登记,通过此机制亦可推动邻里定期关心、问候周边的独居长者,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关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