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合区3月1日起封关运行。
本报讯(记者 海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二月八日联合发布通告,根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经管委会研究同意,自三月一日零时起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这是实现合作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标志性举措,也是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按照《总体方案》,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日前,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发布了有关政策,明确合作区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税收政策。货物方面,除另有规定外,符合条件的货物经「一线」进入合作区免税,其他情形予以保税;「二线」进入内地按规定征收进口税收;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物品方面,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经「一线」进入合作区,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规定予以免税,「二线」进入内地参照自澳门进入内地的进境物品适用的有关规定监管、征税。海关根据税收政策实施监管。依据通告,相关政策自封关运行之日起施行。
现阶段,合作区已建成「二线」通道海关作业现场包含五个通道共六个场所,分别位于横琴大桥、横琴隧道、深井通道、横琴码头,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珠海长隆站。
监管办法全国独一
深合区实行“一线基本放开、二线严格管住、区内实现自由”的分线管理监管办法,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属于前所未有的创新,要素在澳琴之间高效便捷跨境流动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得以解决,使得深合区在要素流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与澳门逐步衔接。
深合区“一线”税收政策基本放开后,本澳货物和个人物品进入横琴变得相当便利,通关体验更加便捷,经横琴口岸免税进入深合区的个人携带和寄递物品,可在区内正常消费使用,保税货物可在区内自由流转且不设存储期限,既有利于深合区发展科研研发和高端制造业等“四新”产业,也有利澳门品牌工业等实体经济延伸拓展至横琴,更有助深合区成为澳门居民就业生活的新空间。
五通道六场所管住
“二线”严格管住,包括一是管住深合区的免税、保税货物进入内地时需向海关申报和接受监管,二是管住经“一线”免税入区的涉税物品,通过个人携带或寄递方式进入内地时,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由海关参照自澳门进入内地进境物品有关规定实施监管、征税。短期内多次经“二线”来往深合区和内地旅客,海关只放行其旅途必需物品。旅客(不含非居民旅客)经“二线”进入内地携带物品不超过八千元人民币(含八千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深合区目前已建成“二线”通道,海关作业现场包含五个通道共六个场所,分别位于横琴大桥、横琴隧道、深井通道、横琴码头,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珠海长隆站。此外,十字门隧道“二线”通道也在加紧建设中,建成验收后亦将实行临时出岛通行措施。
二线监管考验力度
“二线”通道不仅出岛场所众多,而且车流、人流巨大。数据显示,深合区“一线”横琴口岸目前日均出入境车流约五千至六千辆次、出入境人流约五万人次,“二线”仅单向出岛日均车流就约达四万五千辆次、单向出岛日均人流约六、七万人次。目前横琴全岛常住人口约四万三千五百人,但登记就业人口达七万五千四百人,意味着有三万多人居住于珠海市区但在深合区上班,每天需经“二线”进出横琴上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