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民联北区调研中小企经营现状。
本报讯(记者 桂英)为了解北区营商环境,澳门经济民生联盟正开展该区中小微企经营环境调查,在主席刘家裕、副主席郑安庭与罗彩燕议员、理事长何金明等带领下,近期多番联同成员及若干调查员,与区内商户进行深度访谈,期间并探讨特区政府现行经济政策对促进中小微企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刘家裕表示,本澳疫后经济正有序复苏,惟受多项内外因素迭加影响,民生区与旅游区受惠经济复苏程度不一。尤其北区属传统民生区,纵使区内坐拥三个口岸,却因缺乏景点及噱头、残旧建筑林立和交通不便等,令旅客造访该区的诱因不足,导致区内商户经营停滞不前,考验着它们的经营智慧及存续能力。期望藉调查更详细呈现北区中小微企的经营现状,为当局日后施政上更精准支持民生区商户提供参考价值。
参与落区调研的联盟成员包括副理事长李荫良、副秘书长伍雅芬、理事雷泓宇等。在与商户交流的过程中,有店主反映目前生意额较过往好景时下跌三至四成,仅能应付交租及日常开支,尤其居民普遍收入仍未回复至疫前水平,消费十分审慎,加上疫后宽关居民外游消费势头强劲,种种因素令它们经营十分困难。亦有店主指该区街道卫生、泊车难及活动空间狭窄等,影响街坊的消费意欲,令营商环境雪上加霜。
对于改善当前经营困境,受访店铺多数认为需要继续实施刺激经济的政策支持,例如继续推出消费卡、加大力度引客及协助店铺宣传推广等,期望在官、商、民共同合作的环境下,激活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盟将继续推进调查的进度,并协同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作探讨,以得出更为全面且科学的调查结果,促进民生区商户与时俱进克服经营困难,实现长远发展。